对《金陵十三钗》不想说又不得不说......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和朋友很想在夜晚的街头走走,这部电影真不适合女性去看,女人看受凌辱女人之身心痛是难以言语的压抑。

后来我们去了地方喝酒,朋友说:我不能看这样的电影,中途几次都想走开。

我们不怎么讨论电影本身,却讲现在应该看深刻的东西还是该看轻松愉悦的东西。无论应该与否,只要最终带来的是精神层面的愉悦,应该就是好的吧。

先看了小说后看的电影,对于热爱文字的我自然总会觉得影像不够深刻,小说中人物线条的饱满是电影中没有呈现出来的。而我在后来看了一些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这几天就总有几个词在我眼前晃:女人、性、人性。

女人:电影中女人出现的开篇就将小说中隐约的色彩表现出很强烈的冲击:书娟在色彩斑斓的玻璃之后,以一个青春萌动的少女之眼,去感受一群浓墨重彩的、妖饶的、成熟的女人之美。张导的摄影出身,使他的电影中总是太多浓烈的饱满的色彩运用。

《十三钗》中女学生与妓女的对立,让我小脑袋中的搜索引擎迅速停留在前段时间看的一些人体摄影作品页面上,是一个摄影老师上课的素材:有少女、有少妇,有身姿曼妙的、也有身材普通的。很奇怪,尽管少女的侗体没有一丝赘肉,甚至还会有一对形状完美的“胸器”,但依然没有少妇的身体让人有遐想空间。文艺作品中有很多时候会用“樱桃”与“草莓”暗喻“少女”与“少妇”,前者羞涩光洁,后者风韵饱满。朋友们在一起谈论中男人与女人谁更喜欢看女人的身体,大家一致认为是女人更喜欢,女人都有自恋情怀。书娟的数次偷窥,则正内涵了少女表面厌恶内心向往的骚动与渴望自己成熟的自恋,小说中的第一节就讲到这个背景时间是书娟正好在睡梦中有了潮。        

除了女人的身体之美,让少女蠢蠢欲动去偷窥的还有那些妓女们的身体语言。数次特定镜头都是玉墨那风情万种扭动的臀部,我总认为没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莫妮卡包裹在黑色工装裙里摆动幅度并不大的臀部令心荡漾。

妓女们,她们并不是很底层很粗俗的妓女,尤其玉墨,是秦淮河上挂五星的大牌,她们刻意或是无意地练就了如何能让自己隐含风情。种种所谓的女人味,有时是基于这个女人爱自己的身体、熟悉自己的身体,日经月累沉淀下来的那些身体语言散发出的味道。

严歌苓是擅长女性题材的作家,《十三钗》也不例外,而且更是写出了两种完全对立的女性美:少女向往妓女的草莓味,妓女向往少女的樱桃味。哈哈,电影中那段妓女裹胸桥段拍得实在没有东方女性的含蓄美呀。

性:原始社会中女人以性易食,随着文明的逐渐延伸,她们渐渐懂得以性易性、以爱易爱。我想象不出还有别的事情比这个变化更能体现性的崇高,更能迅速地消灭有辱人格的、“双重标准”的主奴关系。 

古往今来有着数不清艺术作品都在诠释性之美, 可是我能入戏去感同身受强奸于女人的身心创伤之意味,也许这是女人看完电影有着无法言语的压抑之缘由。小说中很隐晦地去写强奸,但在最后的篇幅中交待各钗的结局时,有一段关于豆寇惨死时的照片描述,后来在影像中触目地呈现出来,电影中用了无数的长镜头去表现强奸。看的不多的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却让我更触目惊心,屠杀中的8万女性不是被奸杀,就是在被奸杀的路上因战争中种种因素而死亡。          

而南京当时的沦陷,日军特有的残暴血统,血气方刚的年龄与艰苦战争的环境背景,还有日本人一些特有的性取向,使得南京的8万女性有着怎样的临死记忆。 

女人看这部作品的震动远远大于男人,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翻译后是《the Rape of Nanjing》,我查了“Rape”的词意,意为强奸,强夺、洗劫(城市等),英文真简单呀,但将强奸与洗劫城市等含义并列,是否是因为其本质内涵可以等同呢?

一个“ Rape”将女人所受凌辱之身心痛如此大到屠城之痛, 以致于张纯如在写完《南京大屠杀》后自杀而亡。也许是因为战争的本质就是征服,而强奸是最原始的征服的手段之一。 

人性:《十三钗》中有几种人性的对立:少女与妓女的人性变化在小说中是在一次次冲突中逐渐统一为全体的“人性向善”的,电影可能没有那么多篇幅去呈现。中日军人双方的人性较量在小说中也是多笔墨去展开,电影在这层面上就神话了。其他的诸如乔治、约翰等等人物的人性升华是一种艺术渲染手段,电影中最出彩的人性表现就是结尾时小蚊子在已知的前往蹂躏、屈辱和死亡路上恐惧中大喊:“我不是女学生呀,我不想去呀!”,人性之纯粹就是这样:伟大、升华、洗礼是有,也有平常、求生、退缩、........。

战争揭露的是人性中最为真实的一面,所有的道德、法律、规则集体失效。

日军是人性向恶,但人性中的惯性思维是最真实的,当你视杀戮、强奸为习惯时,当你在这些习惯中获得扭曲的精神快感时,你是否会想方设法提升更高的快感,所以有了很多史料中让人无法直视的暴行图片。人性的真实就在于它是可以塑造的,人性中的恶是没有限度的,只要你能想得出来就一定能做得出来。这当然是和平年代很难想像的,但在战争年代,一定是真实存在在人性中。

我曾问过一个很喜欢看二战资料的朋友,现在科技军事之下会不会有当年人与人之间的肉搏?他告诉我,美伊战争十一年,美军也是才全面撤军时间不长,而当时侵战伊拉克也就一年时间,那是真正的科技军事,之后的十年里美驻军在伊,人与人之间的肉博依然存在。这就是战争,最终征服的就是作为个体的人。

《十三钗》中正面人物的“人性向善”,小说与电影的呈现状态并不完全相同。但让我深思的是:是否人性之真实就是面对无尽的恶的洗礼时,会使“人性向善”的一面去升华至伟大点,人性中是否就有它自然属性的高尚面,再赋予社会属性后会让人们铭记在心。

战争因其残酷,温暖就是那么的可贵。国外有许多战争经典作品中都有如玉墨与约翰彼此给予的温情桥段,那种温情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欢迎打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