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使我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自小就生在乡土,长在乡土,在读到这本书时,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我的家乡,书中的很多文字都能令我产生共鸣,《读<乡土中国>》一书中有言:经典之伟大不在厚薄。《乡土中国》这样一册不足百页的小书,以其理论魅力与超越时间的解释力成为中国社会学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至今仍在嘉惠后辈学人,堪称我们理解传统社会和国民性的经典之作。的确是这样,《乡土中国》堪称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纪实并有精确的分析。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先生开篇即提出了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概念,中国社会的基层,尤其是二十世纪之前的基层,自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乡下人”,而“土”,无疑是乡下人的命根,农村社会的性质由此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当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依赖于农业生产,最传统的农业也是狭义上的农业就是种植业,种植业最离不开的就是土地,由此形成的是我们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铁犁牛耕、男耕女织 (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精耕细作,“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在我所接触到的那些山东农村中,世世代代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垦、繁衍、发展,长此以往,一块较为固定的聚居地就此产生,村子可以不断变大,但老根一直都在,他们也不断在守护着这条老根,那些与生俱来并伴随其成长的“土气”也难以磨灭。“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固定是基础,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原本土地无法负载这么多人口,一些人往往是青壮年大多是要往外迁徙,或是去新的土地继续开垦,或是从事新的行业,近年来出现的农民工就是个很鲜明的例子,因为土地的饱和以及收益过少,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他们并不熟悉的新环境、新世界,要佩服的是他们是有勇气的,离开世代繁衍的根,为了生存从事可能更加危险、更加辛劳的行业,接触了那么多新事物、新环境,无法改变也不可改变的是自己血液中流淌积存的乡土气,在我看来那就是勤劳奋进、淳朴善良、热爱生活等一系列优秀品质。
费先生在书中第二章开头就引出了乡下人“愚”的问题:“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侯。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这些所谓的“愚”绝不是真的愚昧,而这只是知识范围的问题,农村人不懂交通规则正如城市小姐不懂包谷的状况,这些不懂都可以随着学习、经历变为懂,费先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当时存在的这些问题,费先生在这一章中用较大篇幅谈到了文字用处,我看到的却是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立国之本,而作为占国家人口多数的农村的教育若搞不好,整个国家的国民文化素质就很难提高,因此我们见到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民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
我所理解的“文字下乡”很大程度上是指现代教育落实到农村中来,农村里不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其文化素质、知识范围都有较大的提升,与城市教育的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我是农村的孩子,生在90年代后,家乡十几年的变化可谓是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变迁的一个缩影,教育的变化是个显著的例子,在我上小学时,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数都是本地人,不少教师的年龄多已偏大,一名教师经常担任多门科目的教学,教师的学历往往偏低,教室的保暖和降温设施也较为传统,教学资源的匮乏显而易见;但当我到了高中的时候,这些情况已大为改观,年纪大的老师多已退休或已不参与教学工作,一大批知识丰富、见识开阔的高学历外地青年教师投入到教学中来,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趋于合理,教师的教学科目减少,相应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学生和老师都是收益者,教师夏热冬冷的情况也大为改善,新的小学初中一体化学校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除了传统的义务教育以外,新的教育如艺术、武术教育也在家乡悄然兴起,有理由相信家乡的教育会越变越好,孩子们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虽然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91%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但是农村教育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农村中小学规模逐年萎缩,许多学生离开学校,截至2009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截至2009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条件差。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农村教师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文字下乡”一定要重视起来,希望农村教育能够更好地发展起来。
熟悉自然是会有程度的差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着熟悉程度和方式的不同而相处起来的模式就有了差等,所谓“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费先生据此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认为中国社会结构,与西方那种彼此间有明显范围界定的“团体格局”不同,是一种“差序格局”,就如同石子投入水面会产生涟漪一般;每个人都是那颗作为中心的石子,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与别人关联产生的社会关系,则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从而形成以“己”为中心的网络状结构。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中心,每个中心都是不同的,其范围也有大小的差异。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在维护社会秩序最基本的因素方面,乡土社会倚靠的不是“法”,而是“礼”。中国社会是“无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与同为行为规范的“法”之不同在于,后者靠国家的权力推行,前者维持依赖的则是传统。法律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知法并不成为败类,礼则在乡土社会中代代相传,是相对不变的,不知礼就是羞耻。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使每个人知礼。“子不教,父之过”,因而诉讼是可耻的,表示教化不够,故而乡土社会崇尚的是“无讼”。另一方面,礼是对传统规则的膺服,不靠外在力量而靠内在良心来维持,这种秩序注重修身克己,最理想的形态就是每个人都自动遵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其最理想的状态当是倚靠人人自觉的“无为而治”。
“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而“以德治国”的方略更是与时俱进的政策,这是符合当今的传统、当今世界、现代社会的。中国的乡土文明也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不再因为害怕麻烦而不打官司,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息息相关,现在的中国,自然是要转型到法治社会了。然而法治是管理国家的,德治是教化民众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可以全面改善个人素质,减少犯罪,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惩罚都不是目的,求善才是真知!
《乡土中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仅凭十几日的阅读根本无法领其要义,书中的文字虽都较为平实,但不少文段仍无法完全领会,自己也读了几篇与《乡土中国》相关的文章,感觉自己有所收获,也对原书有了新的体会,之后从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谈了下对《乡土中国》其中三个部分的感悟。我想书每读一遍都能有新的感悟,经典之作还是要多读,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该多多读这样的书,响应国家“书香社会”的号召,多去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精神,更加努力地去吸取书中的营养,也有助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成长和国家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