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艺还原心灵自由


闲来无事翻看娱乐新闻,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王宝强离婚事件似乎又爆新料,虽然谈不上“宝宝”粉,但是网友们的评论着实又将我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他的身上,也抽空重温了一下他的经典作品。众多作品中,还是钟情于六年前主演的喜剧电影《Hello!树先生》。而谈及这部影片,在国内并没有高票房甚至二三线城市的电影院都几乎没有上映,却是我近几年来看过的最具审美高度也最值得沉思的艺术作品,从影片本身,我似乎感受到久违的鲁迅先生的艺术取向;从“树先生”身上,我也隐约看到了现代版阿Q的影子。

这部片子用黑色幽默的方式真实再现了当下社会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它其实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杯具”。但它最大的优点并不是隐藏着的内涵,而是它把这些“杯具”渲染得五颜六色,令人看不出悲伤与绝望,只觉得一种淡淡的凄凉、苦涩却又回味悠长。要看懂它,了解那些所谓的“真相”其实并不重要,更要体会它。画面回到最后,树先生牵着媳妇一起奔向了美好的新生活……也就是在这种深刻与思考中,使我的心灵一任自然,使我的精神得到陶冶提升,也使我再次明白: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固然应该在形式上有独到之处,但无论是唯美生动的文字技巧、炫目华丽的声光效果,都不能取代对现实的反映、对人生的思索和对文化的尊重。

如今,艺术创作已走入了市场,可是一旦完全靠票房去衡量,文艺创作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陷入盲目性。而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形式——电影,也成为了一种作用于感官的商品。很多人对电影只有兴趣没有热爱,于是乎,带着功利目的的创作者只追求视听盛宴,而不注重为受众提供心灵鸡汤,因此不少电影也只给人兴奋,却不给人感动;只能给人瞬间的娱乐,却无法带给人审美和认知的提升。

其实,艺术作品首先是文艺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文艺家用心灵发现生活、感悟生活、提炼生活之后的高于生活的具有精神深度和思想高度的艺术创作。而如今,之所以出现艺术贬值,不能否认快节奏生活带给人们生活压力的重荷,使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仅仅停留在娱乐上。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文艺家过于追逐市场效应,被利益所捆绑,被功利所占据,偏离了大自然的坐标和对社会生存现状的永恒思索,裹挟着文艺集体叛逃了原本真实的心灵,从而以“创作受限制”为借口造成大面积原创力萎缩,最终导致的只能是文化生活变成初级娱乐的周而复始。

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对“文化强国”做出的重要安排,使得国人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如何用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如何完善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如何打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然而我们坚信:超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五六千年的古老文明,贮藏着无穷的精神能量,在物欲的声浪中,还是能听到清醒的声音,能看到置身于自然与社会和谐中的人们为我们提供着精神食粮。

事实上,我们文艺百花中一以贯之的强大的人道力量、我们追求真理的恒心并没有放弃,我们在这种修复中,对物质主义保持一种戒备并不难,难的是我们怎样还原和追溯浑然一体的思想境界和心灵自由。于是,我们尝试追问:人对自然、社会拥有了“现代”理解力之后,还能否寻求和借助生命中的本能力量?我们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相信在文化战略的引领下,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定能用最纯净、最原始的情怀,用更深更强的创作感动力带给世人真正的艺术享受,让我们的心灵不再充满不自信和悬空感,不再饱受精神饥饿,从而使你我甚至整个民族收获真正充实的精神家园!

欢迎打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