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从今年7月人民日报发文《新闻莫被算法“绑架”》,到如今三评“算法”,不难看出官媒对等信息客户端的态度。网友在网络信息的获取过程中,既需要自律又需要他律。前者靠的是个人修为,后者则需要各信息平台的责任意识。已获授权 再次站上风口浪尖了,在接连的版权官司之后,人民网又连续三天撰文从内容产出、算法分发、创新等角度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批判,这也应该是成立以来,被主流媒体最为严重的一次质疑。 下面小编就来为您详细解读,的推荐算法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一、推荐算法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款产品来说,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推荐算法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获取用户行为上,头条基本上是做到了无孔不入,总结如下: 1.定制化频道,获取用户感兴趣的分类 2.首页每条信息流右下方的【×】按钮,可选择不感兴趣或者理由进行精准屏蔽。 3.进入资讯详情页面,文章末尾可选择点赞or不喜欢。 4.评论、转发、分享、收藏行为记录。 5.根据用户关注的,获取用户的关注领域。 6.还有可能根据你停留在某一页面的时间来反映内容是否贴近用户需求。 在这种个性化推荐机制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慢慢地把自己的行为和偏好都自愿提供给头条后台,以获取更加精准的符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信息推荐,这会让他对软件的好感度越来越高,这是个企业和用户双赢的结局。 并且随着算法的升级迭代,如果能根据用户接收信息时的面部表情、心跳速度等生理现象推断用户接收这些信息时的喜好或者厌恶程度,系统据此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资讯推荐的周期将越来越短,这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体验。 简单来说,推荐算法就是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自定义,访问信息类别,需求倾向等特征来给用户推荐特定的信息内容。在上,如果用户喜欢看股票内容,那么就会陆续为用户呈现股票相关的内容,如果用户喜欢战争短片,那么就会陆续为用户呈现战争电影,狙击手视频等内容。 推荐算法的原理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投其所好,送其所要”。 然而,并不是第一个吃推荐算法螃蟹的,早在十多年前,亚马逊就采用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书籍,由于效果显著,亚马逊取消了传统的人工推荐书籍。 推荐算法的优势在于加快了用户搜其所要的速度,让用户更快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如果是百度是一个综合搜索平台的话,那么更像是一次基于用户兴趣的垂直应用。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兴趣价值和娱乐价值,因此俘获了海量的用户。 而如此“聪明”的算法,为何会触动人民日报的敏感神经,招来一顿痛批呢? 二、人民日报“三评” 到底说了哪些“狠话” 先来回顾一下这三篇文章里都指出了哪些问题。 人民网在第一篇文章《评、一点资讯算法推荐: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中态度鲜明地提出,在技术红利的背后,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如何消除缺少阳光照射的灰色地带?人民网支招,任何时候,内容推送不能少了“总编辑”,再好的传播渠道也要有“看门人”。 很显然,这一招击中最软肋的地方。因为此前CEO张一鸣曾公开发表言论称,“不需要总编,没有主编”。眼下,时常曝充斥着大量的色情、低俗内容。“看门人”何在?仅仅靠算法,能清除乌烟瘴气? 在第二篇文章《人民网二评算法推荐: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中,直指眼下一些热点网络事件中暴露出的价值观分化问题,并且言辞激烈地痛批“算法”,称不能接借技术深奥之名糊弄网民和群众。 9月20日,人民网再度发力,以“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为题,指出等智能信息平台带来的最大问题,可能还不是侵权,而是走向创新的反面,甚至可能从根本上破坏创新的源动力。 三篇文章,犹如重磅炸弹,重击一直视算法为制胜法宝的。从今年7月人民日报发文《新闻莫被算法“绑架”》,到如今三评“算法”,不难看出官媒对等信息客户端的态度。 网友在网络信息的获取过程中,既需要自律又需要他律。前者靠的是个人修为,后者则需要各信息平台的责任意识。打着“用户喜欢、用户关心”的名号,不停推送垃圾信息的平台,责任心尚且不足,何谈品质与调性?对于这种平台,又有何真正的价值呢? 三、推荐算法的危害, 你感受到了么? 如人民网文章所言,当内容产出一切以用户喜好为标准,内容若要有市场就“就只能一味迎合、取悦”用户,进而“失去了独立思考、深度观察的能力,进而削弱整个社会的创造力”。 截止去年12月的数据显示,四年里累计有5.5亿用户,女性用户占45%,男性用户占55%;从地域分布看,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占到一半,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49.8%。 当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之时,地域造成的信息障碍正在不断被打破,身处农村也可以获得与一线城市相同的互联网信息,但在的逻辑中,算法分发正在形成新的地域屏障,来阻碍信息的通常分发。 当淡化总编辑工作,内容的分发完全以用户先前喜好为依据进行分发,这自然会如人民网所言,用户将堕入严重的“信息茧房”中,在传统媒体的信息分模式中,用户的身份、职业、学历成为内容分发的主要参考,这也是以往媒体线下发行的主要路径,事实上,随着读者身份的转变,对内容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换言之,阅读与个人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但在分发模式中,用户以往的阅读经验将成为内容分发的主要参考,这意味着用户只能在自己的认知之内获得平台推送的内容,也即,用户的阅读与个人成长处于割裂状态。 当单个用户的成长与阅读成非正比发展,那么,对整个年轻群体显然将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沉迷快餐内容,年轻一代又怎么成长呢? 移动互联网打破地域造成的信息隔阂,将由重新隔开,只是影响更为深刻,且阻隔了无主动阅读能力年轻人上行的通道。 四、如何走向正轨? 上一个让官方媒体如此“垂青”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是王者荣耀。在人民网连续发布9篇评论文章之后,马化腾在今年7月前往人民网进行沟通,随后腾讯推出“史上最严游戏防沉迷系统”,对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登陆时长、设备等作出严格规定。 在遭遇罕见的“三评”之后,很难无动于衷。有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人民网在第一篇评论文章中点了和一点资讯的名,而后来的两篇评论文章,则只提到。 这显然与一贯给人以“算法推荐扛旗者”的印象有关。正是凭借这个优势,的用户规模和估值一路飙升,最新估值已经超过200亿美元。然而正如范冰冰一则代言广告中的广告语,我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只是这句话在身上应该反过来说。在独占算法推荐的风光之后,不得不独自面对由此带来的风险。 在今天下午,发了一封回应信,大意就是:感谢人民网,机器算法有不足,但会努力改进的。整体态度算是不卑不亢,正视问题,虚心接受,但又没给出具体方案。 以下为回应全文:正视不足,勉力前行 在今天,算法分发已经是包括搜索引擎、浏览器、资讯客户端甚至音乐软件在内的互联网产品的标配。行业普遍认为,中国的算法分发走在全世界前列。人民网对算法分发的三篇评论,关心技术潮流,切中行业脉搏,考虑深远。 感谢人民网在评论中把作为案例来分析。作为全球最早依靠机器学习来做个性化分发的信息平台,理解媒体的这些忧虑。 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人与信息的交流。机器学习已经在信息分发中表现出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长尾内容的分发和触达。它和信息传播介质的升级一起,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知识门槛,让“知识普惠”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机器学习和人工编辑,在现阶段,是相辅相成的。未来也是如此。再聪明的人工智能,也只是一个需要不断升级的工具,而人是不可替代的。这是一个不断磨合和优化的过程。这也是人民网三篇评论的价值所在。 我们正视机器学习技术目前整体发展的不足,勉力改进。,是伴随着机器学习技术在信息分发领域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还在成长,还需要经历挑战。 多谢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作为行业领导者,有不可推卸的义务,让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分发,给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面对党媒的质问,可以看出的态度还算积极。不过解决这些问题对而言,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在用户层面,算法推荐可以解决内容消费,但解决不了内容质量。QuestMobile的统计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的月度人均使用时间接近1000分钟,仅次于微信。强大的用户粘性,需要有庞大的内容数量来支撑。购买版权、推出平台和针对内容作者的补贴计划,目的都是增加内容数量。但相对于巨大的消费规模,内容数量永远不够,因此就不得不牺牲质量来保证数量。 无论已经身陷囹圄的王欣,还是屡次陷入争议漩涡的张一鸣,都是技术至上主义者。我们不否认技术进步对信息消费带来的巨大红利,但也要看到,在任何社会,内容消费都不是由技术决定的。2016年Facebook曾经专门针对“标题党”推出新算法,今年又规定如果账号多次发布假新闻将在全平台停止与其有关的所有广告的传播。 今年多次处理发布色情低俗内容的账号。但正如人民网的文章中所指出的,通告能惩一时之弊,却无法阻止又一批违规账号“春风吹又生”。正是分发方式的单一性,使“做号者”为了流量不顾一切,而不高的违规门槛更让其不惜前赴后继。 2.在平台层面,算法推荐可以解决内容发放,但解决不了内容获取。的发展,可以说与版权纠纷一路相伴。从2014年开始,新京报、广州日报、长沙晚报、楚天都市报、南方日报、腾讯、搜狐、新英体育等版权方都向发起过维权。随着各大平台对版权争夺日趋激烈,类似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人民网的文章显示,仅今年7到8月就陷入5起版权纠纷。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今年以来,开始斥巨资在各内容平台“挖角”。5月,“快手一哥”天佑发微博宣布入驻火山视频,“转会费”据传达到2000万。8月,又传出悟空问答投入重金“挖角”300知乎大V的消息。不过,这也使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内容成本。也就是说,分发优势并没有成为在获取内容时的筹码。 “四面出击”虽然可以缓解对内容的需求,但也使其“四面树敌”。现在,已经被称为“行业新公敌”。 结语 无论是频遭同行怒怼,还是被党媒痛批“算法”的危害,等以算法机制招徕用户的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越来越凸显。那就是,优质内容的缺失,已经严重掣肘了其发展的脚步。即使媒体、KOL们的入驻,也未能在平台上形成足够大规模的影响力。碎片化的无价值信息不断翻涌,正在淹没掉那些最具价值的声音。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敢于讲真话的舆论监督内容,时常面临被删除的命运。这严重挫败了内容原创者们的积极性。至于删除背后,有着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好在互联网的多元和共生,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人民网那一句“勇于驶出信息的孤岛,敢于走出知识的一亩三分地,拥抱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赢得精彩的未来”,绝非简单的心灵鸡汤。 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摒弃什么,选择什么,党媒的意见,值得听听! 根据科技说(老铁)、新嘢嘢、科技快评(Laughing Gor)、精算师王、互联网分析师于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