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道德经》与道

从小就迷恋中国文化,对于道家,知道最多的莫过于《道德经》了,而后偶然间读到《史记》中的留侯世家,(“读是则为王者师。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已。"遂去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良因异之,常习读诵。),我就在想,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可以使张良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又是为何读了这本书可以成为帝王师?带着这样的疑虑,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太公兵法》,这也是我与《素书》的第一次相识。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汉族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汉族传统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而在我买的《素书》中还写到,西晋末年大乱,盗墓贼挖掘留侯墓,墓内空无一物,只有在椁中找到一只玉枕,《素书》就藏在其中,于是这本关于道家的经典,就此流传于后世。

《素书》虽说是道家的典籍,里面的思想却包含了道,儒,兵家等思想,在其中能找到许多入世的思想,我认为这与道家主流思想是存在偏差的,如开篇所讲的“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这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差不多的思想,也就是用道要修养自己等待时机,抓住机会去位极人臣,就算没有立功,因为道的修养而是自己成为贤人,使得后代也受到敬重。所以与其说这本书是汉初诞生的,我更相信是后来人们编写的,因为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这本道家的书里却处处能找到儒家的影子,也许是后世人为了同化儒道而作,借留侯的传说进行推销一下罢了。

《素书》又说:“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道,是人们所遵循的东西,但是天地万物却不知道它的由来。这与道德经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无违。道,总是是不违背自然规律,却又无所不能。而人活在天地间,过去也多是无为,其实也是在遵循道的轨迹,因为老子说过“由于世风日下,人们距离道的本质就越来越远了,所以要用伦理道德教育他们,如果不行就用仁爱,仁爱不行,就用正义,当正义消失,就只能用法律了。”所以我相信在那个思想爆炸却又淳朴的年代,人们的行为的确是无为的。而“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则与道德经里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一个意思,道是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代指美德,也可以代指正义,也可以代指大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我认为都可以用道概括,如果真的要我定义道一个概念,我只能用自然法来替代它,而自然法又在道面前显得微不足道。道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素书中讲的最多的其实是修身的方法,强调去用道修养自己,比如“苦莫苦于多愿。”宋代张商英注:“圣人之道,泊然无欲。于其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夫治国者,固不可多愿。”又有王氏曰:“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二件不能称意,自苦于心。”是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欲壑难填。这与《道德经》里强调的清心寡欲,抛却执妄是差不多的。庄子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生命获得顺其自然,能不增不减,抛却心中过多的贪婪欲望,就不会伤其身。这让我想起初中做到的一篇文言文,大致意思是一位富商落水了,却不肯把缠在腰上的铜钱抛弃,最后淹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句:“身且死,何以货为!”一个人带着过多的包袱上路总是走不快的,只有卸下他们的包袱才能走得更快,我们总是让生命承载太多的负荷,舍不得放弃,最终压弯腰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背负了太多,又怎么会快乐呢? 总结起来,《道德经》是教人如何去修道,是出世的思想。而《素书》也是教人如何修养自身,但主张入世。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或许《素书》对人们用处更大吧。 有人说,道,早就过时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人都在追名逐利,所以修养自身还有什么用呢?这些经典又有谁会看呢? 首先,我认为先秦时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源头,易中天先生也把先秦这个时期在他的著作《中华志》中称为中华民族的青春期,这种思想是具有活力的,绝不会因为时代而过时。 其次,深谙这些精髓的多为士阶层,而这个阶层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饱受苦难,郁郁不得志。因为所处平台不同,少有人理解他们。你懂得越多,懂你的就越少。 道对于当代的目的,修身是其一,能做到《道德经》里所写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极好的。更重要的是我认为道还可以当作当代人的信仰而存在。如今的食品安全,工厂的乱排放,社会的以利为中心,各种高校的暴力案件……诸如此类我都觉得是中国人信仰的缺失与迷茫。我在一个历史的群里曾看到有人说,文革之后中国人的信仰链条就断裂了。的确,在过去,隐士散人以自然,道为信仰;为官者,以儒家入世思想为信仰;即使是天下百姓,也以三纲五常,孔子学说为信仰。虽说那是封建时代,但是在当时并无如此多的社会乱象。而文革之后,打倒孔家店,孔子开始从天空中坠落,或者说不再那么明亮了。更有之后学习西方热潮,资本主义思想的大量传播,中国人更加以利为中心。

所以,无论是素书还是道德经,无论哪本经典,如果能让读者产生一种信仰,能够改变一个人的道德观念,能够起到约束的作用,那就是一种道的体现。(陈自豪/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