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假期回到家不久,刚上高三的弟弟就开始补课。去学校那天,热得逼人,整个人像条鱼干,被炙烤着,却无从挣扎。拿着弟弟的行李,我呆呆地看着这个长得比我高、比我壮的弟弟抱着一纸箱的书走进宿舍楼,既没有壮士扼腕、直击云霄的豪情壮志,也无从此葬身题海战术的哀嚎,他平静地进入了高三。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爸不经意间提起,该给我弟选什么样的专业呢?让我注意了解下。想起前几天,我弟在摆弄我电脑时候,一边念念叨叨运行慢、性能不好的时候,我无奈抚额,“你怎么懂那么多”他骄傲地说的“作为一个未来要从事IT行业的人,怎么能不关注电脑呢?于是我脱口而出,软件开发吧,他有兴趣。爸听完,沉默了一会,说学这个专业,能干什么活,我怎么帮他找到工作呢。我不禁哑然,现今互联网时代,学软软件开发会找工作,只不过是需要靠自己罢了。
这个回答似曾相识。我想起一年前我填志愿的时候,也是听从了他的建议,法学不好找工作,翻译太辛苦,学小语种没关系进不了企业、银行,学英语呢,市场对英语老师的需求量减少了。于是,在我爸的苦口良言相劝下,我选择了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的一个老牌传统专业,毕业之后,可以靠我爸的关系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的专业。但我人生的宽度与广度也仅限于此了——可预知的未来和可预知生活轨迹,都是和我爸差不多的模样。
每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每个家长都会把自己的人脉、关系捋一捋,凡是自己的关系网未能到达的专业便被列入红色警戒区,一旦触及,便会全家出动,乱翻上阵洗脑,不给踏入警戒区半步。尤其是像我爸这样的工薪阶层的家长,从农村家庭出来到城市里定居,一辈子勤勤恳恳努力生活,在工作上无功无过,拿着勉强维持家用的月薪,有那么几个可以走动的关系。他们自己人生也无几件值得骄傲业绩,下班无非是几个同事朋友一起打打球、喝喝茶。他们实现了农民阶层的跨越,但也在继续向上爬的过程中四处碰壁,他们尝遍了人情冷暖,在张张关系网里摸爬滚打。在他们的观念里,出门无关系不成事也,找工作要讲关系,买房子、办证还得讲究关系。尽管他们已经是枯枝朽木,也仍旧硬撑着给孩子遮风挡雨。
家长们把规划孩子的未来看成是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同时也扼杀了孩子的其他可能性。但其实最需要他们做的仅仅只是支持、陪伴。尊重支持孩子选择的专业,只要每一位家长愿意等待,我相信每一个怀揣梦想努力的孩子都会交上满意的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