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里的好味道

从前的时光都很慢,清早上火车站,长街漫漫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木心的小诗总是充满了烟雾袅绕的旧时代气息,感觉闭上眼,那些埋藏在时光的泛黄记忆和老味道都扑面而来。
人们总是怀恋过去的人,过去的事,过去的情感,过去的味道,都是因为那些不光是发着光闪着亮的回不去,更是一种情怀和寄托,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一顿好的就是幸福,那些平价也平凡的老味道,却是怎么也忘不掉。

百搭的腐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吃什么用什么都还要凭票去领,每个月眼巴巴的望着发粮票饭票的日子,可是只能应付着日常开销,这个时候,几分钱一碟的腐乳,就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新鲜豆腐放在篦子里盖上白布,家境好的就放在暖气旁边,一般的就用被子裹起来,大概一周左右就长出了菌丝,准备辣椒,豆瓣等调味料拌匀后,用白酒先给豆腐块洗个澡,然后拿筷子一块一块的把豆腐粘上调料,放在瓶子或者罐子里密封保存,吃的时候就用小碟子装一点,筷子挑起一点放在白粥上,白粥软糯,腐乳咸甜,或者直接拿起一块馍,夹上一块在中间,就是小孩子爱吃的中式汉堡,在那些零食和肉都是奢望的年代,腐乳的存在就是几代人的珍贵回忆。


美味的牛杂

牛肉,在任何年代都是不菲的美食,但同样是从牛身上出来的食物--牛杂,却因为其腥气过重,长相怪异而被当做垃圾扔掉,但就是这样一种低廉的食材,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温暖了太多人的胃。
牛杂,俗称“牛下水”,也是牛的内脏的统称,冬日里,街头小贩除了叫卖糖葫芦和炒栗子,最受欢迎的,还有一道卤水牛杂。牛肺牛肚牛肠子等多种牛杂,洗净煮沸,放在特制的调料锅内煮到软烂,吃时用剪刀剪成小段,浇上卤汁,趁热吃,牛杂香滑绵软,味浓汁厚,不要别的,米饭都能下三碗,恨不得将盘子都舔干净。亦或在冬日里,煨上一锅牛杂萝卜汤,荤素塔配,清淡爽口,整整一个星期,家里都是一股子迷人的肉香。


港式情怀车仔面

“你饿不饿,我下碗面给你吃”香港人的记忆里,最常出现的或许就是一碗面了,人情冷暖,委屈不安,只需要深夜里的一碗面,就能慰藉孤独的灵魂。
港式电影里都会有这样的场景:车夫或者小贩,赶着拉活又正好到了饭点,街边上找一家条件简陋的面馆,一把碱水细面,咖喱鱼丸,牛腩猪肚,再摆上两颗青菜半粒卤蛋,热气蒸腾下,大口吃面,大口喝汤,人物的真实感一下子涌上了镜头。车仔面,这种十几块钱就能吃到饱的低价美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老香港人,一碗面条,包罗万象,饱含柔情,每一口下去,都是对生活的不放弃。


重庆映像之火锅

基本上一提起重庆,绝对离不开火锅,重庆把火锅做出了特色,更做成了招牌,每一个重庆人,都有一份关于火锅的记忆,而每一份的记忆里,都飘满了辣椒和花椒的辛辣味道。
重庆人爱吃辣,尤其是旧时候的重庆纤夫。那时候的重庆没有桥没有路,船只往来靠的就是岸上的纤夫,常年和水打交道,湿气重又惧寒,形成了他们重麻重辣的饮食习惯,这种习惯最好的见证,就是重庆火锅。花椒大料牛油做成的汤底,便宜的猪牛下水,倒入滚滚的锅底中稍加汆烫,放在香油和着蒜的味碟中沾沾,一口下去,麻辣鲜香,味蕾好像焕发出新的活力,多吃几口,满头大汗,也来不及去擦,只顾着入口的时的脆、嫩和Q弹。既能饱腹,又能驱寒,这是火锅的特性,更是火锅的魅力。


零嘴地瓜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但是由于土壤多为沙质土壤,适宜载种地瓜,日子因为这种食物,变得有了一点趣味。
别说是糖果,糖在那个时候都是一种奢侈的存在,小孩子嘴馋,心疼他们的父母又拿不出多的钱去买零食,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地瓜干就成为了小孩子们最喜爱的小零食。
勤快一点的父母,会先将新鲜的地瓜干蒸熟,切成条状用簸箕盛着,摆放在家门前通风的地方,充足的阳光晒上几日,地瓜干就做好了,吃的时候抓一把,拿一根放进嘴里,软糯又有嚼劲,整个口腔里都是蜜糖一样的甜;偷懒的父母,直接把地瓜削皮洗净切成薄片,晒上几日后就可以吃了,这种地瓜干有点像现在的薯片,咬下去嘎吱嘎吱,脆爽微甜。地瓜干,是那个年代小孩子茶余饭后的点心,更是他们童年一抹甜蜜的色彩。

下菜必备-腌菜

每个人,肯定会有一个阶段,靠着腌菜过日子。
可能是年少时,为了能买一条漂亮的裙子给喜欢的她;可能是中年时,为了能给妻儿攒钱买一个自己的小家;可能是老年时,为了心里念想着的老味道。腌菜,真的算不上是美食,但却是困难时期,陪伴我们的下饭神器。
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时候,新鲜蔬菜不可能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延长保质期,腌菜,无疑就是最好的方式。豇豆,白菜等蔬菜洗净后在阳光下晾晒,脱干水份,然后按照一把菜一把盐的顺序,将所有的蔬菜盛放在干净的瓦罐或者玻璃瓶子里,嗜辣的,可以放入辣椒,装满后,盖上坛盖,坛沿注水隔绝外界空气,耐心等待数月,一罐腌菜就完成了。入口,腌菜清冽,小小一碟一下子就引出了食欲,口感酸辣,特别下饭,如果赶上运气好,切碎后掺着肉末爆炒,解腻又提鲜,那肯定是要吃个肚皮滚圆的!


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美食的色香味,却往往忽略了美食背后的岁月和柔情,食物是情感的寄托,那些时光里的老味道,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