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之名无人不知,她是越王勾践灭吴所出美人计的主角,她因美貌,从一届普通浣纱女成为颠覆吴国的重要棋子,吴王夫差为她倾心荒废朝政,致使勾践伐吴成功。西施虽没有具体画像流传,后人亦不知其面貌,但却对她有许多美好的遐想,最终西施成为美丽的代名词,引无数文人墨客为其作赋。并且因为她忍辱负重,以身报国,位列四大美女之首。
但是同时西施也是神秘的,一度有人质疑其的真实存在,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依据,《左传》记载“越十年生聚,吴为其沼乎”,对于越国灭吴只有几句话,没有提到西施其人。不仅如此,先秦后汉的正史文献和《国语》、《史记》中,均没有对西施其人的记载。
不过,《管子》中记有一句话:“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管子》为管仲及其后人弟子所著,管仲与勾践不是同一代人,可见管仲时期的西施,与勾践时期的西施不是一人,这样或可推断,西施是古代美女代称,西施因为其美丽所以才得到这个称号。正史没有记载西施,在《韩非子》、《墨子》、《庄子》这些大家所书中俱有西施的名字,被誉为地方志鼻祖的《越绝书》中也有西施身影,可见西施应是确有其人。之所以正史中不见其人,大概是因为西施的在吴越相争中的作用是被世人一步步夸大的。
还有一个有争论的疑点,那就是郑旦西施是否同为一人?袁康的《越绝记》中书道:“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北宋大学士韩膺胄所著的《三溪忟》提到:“相国范少伯访西施之家,得采薪者之女,姓郑名旦字夷光者,入选吴宫。”而清朝时期主持管理“西施殿”的文人陈蔚文也说:“西施和郑旦就是同一个人。西施的母亲姓施,他们这一族以西施代指,西施父亲姓郑,是入赘施家。”可见郑旦西施极有可能是同一人,但是具体如何,后人已不得而知,虽有所偏向,但已经无法定论。
除此之外,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有关的故事传说,戏曲广为流传,但具体如何,有待考证。愚以为这或许是后人美好的想象,且不说无有正史记载,单说范蠡,为“南阳五圣”之一,西施为浣纱女,两人故里相距甚远,年轻时没有离开故地,不可能相爱。后来范蠡身居高官,更不可能见面,即使后来西施被作为美人计的主角,二人有相见机会,但范蠡不可能这时候横叉一脚。
至于西施的归处,更是众说纷纭,最广为流传的有两个版本,一是西施随范蠡归隐,二是西施被越王沉江杀死。前面已经说了,西施与范蠡二人不大可能有什么,那说法一大概是后人对西施的怜惜和遗憾,所想象出的美好结局。
越王勾践其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卧薪尝胆甚至为了取得夫差信任,为其尝便治病。这么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为了平息吴人怨愤,西施的下场可想而知,沉江就是她唯一的结局。所以后人作诗云:“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也有人同情敬佩西施:“决报吴心,成沼吴功,夫婿五湖舟,坐笑先机文种味;以倾国貌,洗辱国耻,女儿百世祀,若论配飨木兰宜。”
西施的美貌我们不可查,但是对于沉鱼的绝世姿容,我们一直没有停下想象。她的倩影淹没在历史的车轮之下,只留给了后人一抹暗香。最后以罗隐的诗结尾: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欢迎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