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系列防空导弹是中国地空防空导弹的主体。自从1965年“红旗1号”防空导弹仿制成功,从最初的红旗1号、2号、3号,发现到后来的红旗6号和7号,再到目前外刊报道的新型红旗15号、17号、18号等,红旗系列防空导弹涵盖了中远程、中高空到进程超低空的火力范围,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并构成了中国地空防空导弹的主体,担负着中通防空重任。
1960年8月,国内发生了严重困难,而就在此时,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工业援助,撤走了所有专家。时任中央军委副书记的聂荣臻当即指示,要自力更生,发挥中国专家的作用,把导弹仿制出来。于是,以一机部为主,国防部五院协同“红旗1号” 的仿制工作全面展开。
“红旗1号”导弹系统的原型是苏制“斯―75”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它由导弹、制导站、发射架和地面支援设备等组成。导弹动力装置由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两阶组成,拦截目标高度为3-22千米,斜距为12―29千米。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上较先进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攻击高空、高速飞机和飞航式导弹。翌年2月,中国广大科技人员众志成城,在认真熟悉、消化、使用维护资料和工艺图纸的基础上,攻克了导弹主体、控制系统、制导站等共47项设计课题,写出了设计报告和总结,搞清了苏制导弹的总体设计参数设计、气动布局、强度计算以及各分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问题。1966年,仿制获得成功,“红旗”家族长子正式诞生。
1965年,根据中国防空领悟的格局变化,“红旗2号”防空导弹的研制开始。在“红旗1号”的基础上扩大杀伤空域,提高抗干预能力,改善战斗能力使用性能等。1967年6月27日,“红旗2号”定型投产,随即装备部队。在国土防空作战中,“红旗2号”一度大显身手,击落过3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和1架米格―21战斗机。“红旗2号”的研制成功及其在防空作战中取得的辉煌战果,标志着我国防空导弹的发展已有单纯的仿制走向自行研制的道路。
“红旗2号”防空导弹的改进和发展型则为“红旗3号”地空导弹,该型号改进了推进部和制导弹系统,二者在设计上有继承性,外形类似。研制“红旗3号”之时,中国还研发了全新设计的“红旗4号”地空导弹,但因技术跨度大而最终被迫停止。随后,中国与时俱进,陆续研制出红旗4、5、6、7、9、10、12、15、16、17、18、19等十几个型号的防空导弹,直到如今的红旗―26。
因军享应有的保教性,红旗―26舰载反导系统的性能数据并没有公开,对该型导弹的分析只能从红旗-16 导弹性能来入手,因为其是红旗-26发展的基础。这其实也意味着中国中程防空导弹正由第三代向第四代迈进。
事实上,中国海军水面舰队防空作战一直就是海军舰艇武器系统中的软肋。中国海军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进行舰空导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成功海基防空导弹红旗-16之前,中国海军装备舰艇的防空导弹可以说都是倾斜
发射的传统型号,直到054A 型导弹护卫舰服役,这种局面才得到改变。红旗-16导弹可从与舰船甲板等高的垂直存储/发射单元中发射,是中国海军首先采用的垂直发射的中近程舰空导弹,其快速反应能力远高于当前采用旋转发射架的俄制“无风1”型导弹,无论是对付掠海来袭还是高空高速来袭的目标都游刃有余。而作为红旗一16 的进阶型,红旗一26的威力自然不用多说。
欢迎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