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中,到底应不应该进行棍棒教育

母亲是一名教师,或许是望子成龙,又或许是"别人家的孩子"太强,母亲希望我能成才,出人头地。在我的印象当中,我是被母亲从小打到大,被打最多的大多是因为成绩下滑。出于这个缘故,很怕母亲,小时候基本上是零交流。长大以后,我仍然没有实现母亲的目标-出人头地,但却也是平平稳稳,稳步提升。随着年岁的增长,也学会了去理解父母,更多的是学会了换位思考。现在,和母亲的相处,像是朋友一般,可以聊人生,聊理想,也不怕了。
本家有一舅舅,小时候特羡慕他们家的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真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更别提打孩子了,这也塑造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长大后,还是惹了事情(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也许是心中有愧,好在悬崖勒马,现在本本分分的经营着自己的小店生活也步入了正规。
无论是打孩子,还是不打孩子,最后的结果都不是双赢的局面。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大多是给予太多的厚望,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负担,性格内向甚至导致孤僻,适得其反;对孩子疏于管理,会造成溺爱,自私甚至是走上不归路。《论语·庸也》有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教育孩子不急于求成,拿大人思维训练孩子,就好比给孩子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走起路来能舒服了么?教育孩子也不能过分放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倾向于寻求一个平衡点-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适用的方法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打孩子或者不打孩子倒不如换成另一种思考方式-讲家规,有一不能有二,有二受惩罚。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思考的方式,做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铲除障碍机,从而营造一种温馨而又不强势的成长空间。

欢迎打赏

mm_facetoface_collect_qrcode_1501685532962.p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