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今日头条高价与知乎抢大V的消息在网上沸沸扬扬的传开了。目前,两位当事人:今日头条和知乎已经陆续发表声明。从声明来看,前者很轻描淡写地说,高薪签约大V只为鼓励创作;后者更云淡风轻地说:我们不怕挖墙脚。站在场外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先着急了!今天网上的评论一边倒,矛头几乎都指向了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来势汹汹 昨天,一个大V“挑衅”地在社交网站上贴出了自己被“今日头条”挖角的消息,不仅秀了下自己被今日头条“高薪”挖角,还“踩”了一脚老东家。由此拉开了今日头条与知乎的抢人之争。 ![]() 有媒体了解到,“今日头条”的这轮大规模“抢人”其实在两个月前就基本尘埃落定,出手大方,高薪抢“高(da)知(v)”。 ![]() 而这次今日头条轰轰烈烈地“挖V”行动背后,针对的并不仅仅是知乎一家。 ![]() ![]() 自从互联网收费类“问答”兴起之后,知乎就成了行业内的香饽饽,此前,腾讯新闻的企鹅问答也曾尝试过寻求与知乎达成合作;此后,今日头条先提出与知乎合作,遭到拒绝后开始高薪挖人。 去年,就曾发生过,在线付费问答平台“分答”邀请知乎 66个大V,开设名为“这些年你关注的知乎大V们”专题活动。分了“知乎”一杯羹。 ![]() ![]() ![]() 互联网公司抢人并非头一遭,此前就有头条号从微信公众号挖人,火山小视频从快手挖人,很少见媒体人如此一边倒。这次,消息一出,不少自媒体人站出来力挺知乎。 “知乎的评论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整个知乎生态的一部分。在知乎开放注册,原有社区关系被大大稀释的前提之下,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依然可以勉强维持。有些人因为知乎的“喷子”暂离之后,发现外面“喷子”更多,就难以找回他曾经的灵气。” “头条啊,头条,你可知道,你签下的那些知乎大V,很多人最后都是找一个实习生来帮忙写答案的。” “从流量角度考虑,挖角没错,你不能让一个平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再哼哧哼哧再造一个知乎,太不现实了。” “不给钱的拼命写,给了钱的就未必好好写。” 或许在许多人心目中,“知识分享”这件事,本来就存在自然而然的乐趣,靠钱来推动,就会不断演变成纯粹交易,这个乐趣价值自然削弱了一半。 不过,今日头条张一鸣发表了声明,大概意思是说,有了大V,有了好的创作,一样会有乐趣啊~~~ ![]() 数据显示,签下大V后,悟空问答独立 App的数据持续往上涨,尤其是进入头条签下知乎300大V的6月后。其实,谁也不能否认大V以及优秀回答的号召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