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蛰伏于地底,涓涓流淌,汇小流成大流。其中,有的泉水选择喷薄而出,成为那万众瞩目的喷泉;有的却波澜不惊的缓缓流淌着,默默地润泽一方土地。说到不同的泉水,我不由得联想到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知识分子。
且看当今多少所谓的“专家”“大师”聚焦于媒体的“长枪短炮”之下,奔走在各大讲坛之间,拜倒在蜗角虚名之下,到头来只是昙花一现,再大的排场也粉饰不了那汲汲于功名的贫瘠心灵。
像那早年的于丹,文化名人的身份被当做随意撒的胡椒粉。终有一天那点陈年老底会被消失殆尽,一如那光鲜一时的喷泉必回干涸。若想如泉水般清如许,必有源头活水滚滚而来。于丹明白了,于是她从大众的眼中消失匿迹。数年后,深藏功与名的她,携一本《人间有味是清欢》低调归来。触笔之间,人们读到了她日渐饱满与丰盛的蜕变。
真正的知识分子就应该是这样,远离世俗的喧嚣,抛却功名的利诱,脚踏坚实的土地,做那沉静却有力的泉水,于静默深处沉潜,专注于学问,潜心于研究。
“文化昆仑”钱锺书先生晚年谢绝采访在清淡的生活里安静地与钟爱的文字打交道,岁月在他笔下凝结成一本本令人叹为观止的学术巨著。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摆渡人”的叶嘉莹教授将毕生心血付诸笔端,写出《人间词话七讲》。世人会看到这绝不是市面上同类书籍般矫揉造作和献媚逢迎,而是无数个慢慢长夜、寂静伏案浇灌出的果实。此生情定核裂变的程开甲院士,响应祖国号召踏上了去漠北的浩浩征途,它扎根于大漠深处,潜心于国防事业,20年的静默换来了那朵绽放的蘑菇云……他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功名与利禄。他们不以闻达于世为目的,于喧嚣闹市中坚守寂寞的学术阵地,然而它们的价值经过窖藏,愈加散发出郁郁浓香,泽被后世。
我们很难想象,陈忠实在筹光交错接就能写《白鹿原》这样的鸿篇巨制,爱因斯坦在整日闲聊中能捕捉相对论的火花,普鲁斯特在送往迎来间能写出《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皇皇巨著。真正的伟大,注定是孤独的。所以,那镁光灯下喷涌而出的知识分子,为何要让那鲜花和掌声乱了清净之耳,让一个个讲坛如蠹虫般啃噬灵魂?不如学那安静的泉水,于无声之处默默会聚力量,用知识和智慧给世人带去甘露的润泽,用学术研究给科学带来新的突破。这样的学者、专家,于不言之中,生命的价值自现。
欢迎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