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大师》的观后感

最近对黄渤路转粉了,起因是看了一部叫《记忆大师》的国产科幻片。这部剧虽然有些惊悚,但结局还是挺温馨的。里面有些烧脑的情节,对于情节的解析大可通过查阅网上的影评来捋清,这里值得称赞的是黄渤精湛的演技,一点不输于当年尼古拉斯.凯奇在《夺面双雄》中的表现。

常言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照这个说法,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即使人的外貌和体态特征发生了变化,但骨子里的东西终究是不会变的。这让我联想到了小时候看的《夺面双雄》,当年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想过一个脑洞题,即一个人的皮子没变,里子变了他还是他吗。我想该片中尼古拉斯.凯奇的表演已经给出了我们心中的答案。虽然身体没变,但里子变了,那么这个躯壳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当然如果有记忆移植技术的话,我觉得可以更好的解释这个论题,即把a的记忆抽空,注入从b身上抽取的记忆,那么a将不再是a而是b。

而《记忆大师》选择了交换了部分的记忆,而不是全部。以致于剧中江丰会为了保护妻子,暴力袭警,生吞刀片;以致于沈汉强面对江妻迟迟不肯开枪。是因为一个温柔的人被注入了冷血、绝决的记忆而另一个冷血、绝决的人被注入了温柔的记忆。记忆的改变也改变了人性格中的某些成份。

大洋彼岸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在某些因素下,到了此岸会形成一阵飓风。这就是蝴蝶效应。当一定时期内,个人的变化在百分之六十以内时,他还是他自己,当变化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间时我们可以认为他不像他了,正如数学中的a变成了a′,当他的变化超过百分之八十时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他不再是他了,即a变成了b。——于是乎人是会变的。

最近常在网上看到一个词——“阶层固化”。我觉得说得通俗点可以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来代替。一个人的成才,除了和优良的品质,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外,还受高昂教育投入的影响。经济的极速发展和两极进一步的分化使得现代社会“寒门难出贵子”成为一种现实。

但不代表着这种固化不会被打破。能打破这种固化的因素除了客观环境的变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自身的努力。我是一个唯物论者,所谓的人定胜天的理论我是从不相信的。我只相信“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的定律。自身努力的作用权数虽低,但努力的数值越大,总体的绝对值也会越大,所以自身的努还是有意义的,不外乎在某些情形下,自身的努力会对外部的环境产生一些敏感性系数的影响,进而引起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也让个人的努力存在了更多的意义——即使万是有引力的,即使人没有胜天。

关于善恶我也想说几点。道德是大众约定下的某种俗成,即基于社会公共常态行为下形成的契约。法律虽然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但也是社会契约的高级形态。《西游记后传》中无天有句台词“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耐我何”,甚是霸气。无天这个终极boss本是修行的出家人,却因机缘堕落成魔。如果在那个年代有记忆大师这种心理理疗机构的话,能抹掉无天的部分记忆,无天肯定还会向善的。“然而过去的我,组成了现在的我”的定律在记忆移植术发明之前是无法改变的,也就造成了无天的悲剧。

我们既然不是圣人,那么遵从约定的俗成是没有错的。除非真的有一天我们成了圣人。

码出的这篇文字没有鸡汤,也不想打鸡血。只是现阶段的一些想法。

我若花开蝴蝶自来。

虽然人是会变的,但要积极的生活,即使生活在我们头上淋了一盆狗血,也要努力的变好。能努力的变好是好事,但尽量不要让自己变坏,不要让事情变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积极的活着。

说些题外话。有时我们会为了生活不得以去演戏,演出不一样的自己,但千万别让那个皮子活成了里子。

《记忆大师》里有句台词;你今晚上的所作所为,是你的本性吗?其实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想想;我今天的所作所为,是我的本性吗?

好就这些吧。


相关文章